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东风本田:当好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主力军

时间:2023-03-15 10:06:01 阅读:1406 整理:武汉市场调查公司

20年在武汉建设四家整车工厂 东风本田当好汽车产业“主力军”

□ 长江日报记者冯欣楠 邓志鹏 雷心蕊

3月9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本田”)第三工厂计划日生产1165辆车。15时34分,总装流水线灯火通明,第472辆新车驶出瞬间,车间内LED大屏数字同步跳动,比排产还多造2台车。

这一幕如此熟悉。起步于2003年,东风本田第一家工厂在武汉经开区打桩,建设者们全力以赴,现代化制造基地拔节而起,10万辆、20万辆、40万辆、80万辆,销量刷新,产值千亿。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3月9日,东风本田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彬彬接受长江日报《在场》栏目专访时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汽车产业在认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所作为,也一定能大有可为。


■ 一座城市投建四家工厂

向下扎根,拔节生长

6日,正在建设中的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项目负责人廖敏证实,这家新厂奠基时距离东风本田第三工厂投产不过3年。“建设周期只计划48个月。”

1994年起投身中国汽车业,本田起步于零部件,然后是动力总成,它并非风格激进的企业。市场低迷不退缩、市场火热不冒进,小规模起步,快速滚动发展,“紧平衡”策略为其主打。

这一偏好,在进驻武汉后屡次改变。2003年,本田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本田,至今在武汉经开区建有4家整车工厂,投资间隔期从8年减至7年直至3年,愈来愈短。

四年前,东风本田第三工厂一期投产,时任总经理夏目达也现场致辞,“我要感谢施工单位和建筑工人们,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加班加点,保证了新工厂按时投产。”说完,他弯腰致以标准的日式鞠躬礼。简短讲话,总共鞠躬八次。

每建新厂,最新一代工业化成果在武汉落地:一工厂整体打包汽车全流程制造工艺,冲压到整车检测九大工艺产线俱全;二工厂导入本田看家的动力总成技术,号称“买发动机送车”;三工厂比照各项全球标杆,4.3秒冲压备件,焊接自动化率100%,一辆新车下线仅需50.1秒。

这些智能制造,多次助力东风本田以满负荷、科学化排产,支撑超过产能的销售指标:2010年,以24万辆产能造出26万辆汽车,产能利用率110%;2017年,产能与实际销售缺口近20万辆,一个工厂干出1.5个工厂的活。同期,大部分车企产能利用率仅六成左右。

“一人多岗、一岗多人”,超强弹性给高效生产打底。一工厂总装1科内装生产线边,班长孙强每天会对几名“多功能工”现场指导。“一两个岗位的员工不能到岗,‘多功能工’随时顶上,生产顺利进行。”孙强说。

从零部件到发动机,从燃油到纯电,从一工厂到新能源工厂,在实践中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在王彬彬看来,东风本田的扩产与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时代轨迹同频。“这是东风本田成长的幸运。”

始于珠三角,兴于大武汉

这些天,龙阳大道上东风本田安奇特约销售服务店,销售顾问从早到晚超长“在线”,接待意向车主。全省25家特约店盘点,3月第一周日均订单量,较上月增长4倍。

与龙阳大道无缝连接,全长13公里的东风大道,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沿线排开,算得上全球汽车工业密集度最高的轴线之一。东风本田四个整车工厂,也分布在这条千亿大道周边。

落户武汉前,东风与本田在广东先后成立东风本田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本世纪初,东风本田走出“珠三角”,来到长江边,以生产整车的全新身份安家武汉。“厂门口有鱼塘,还有兔子,周边都是草,唯独没有路。”回忆成立初时,东风本田品质管理部部长曾幼明用三个字来形容,“挺难的”。

这三个字,也与当时中国车市方兴未艾的竞争态势一语双关。那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步入招商引资爆发期,全球绝大多数汽车品牌陆续设厂,向广州、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聚集。

中国城市发展轮动中有机遇,汽车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时间差中有机遇。但寻找彩虹必遇风雨。带着“珠三角”磨砺的活力,东风本田在武汉这座“不服周”的城市试身手。

王彬彬说:“武汉位于全国中心,物流、交通、资源非常利于汽车产业发展。”东风本田第一款城市经典SUV车型CR-V上市后,企业年销量更是刷新中国车市许多指标:2005至2007年三年产销增幅均超100%,2008年销量增速是全行业4倍。

2010年,时任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社长伊东孝绅到汉,启动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建设,现场表示,力促武汉成为本田在中国第一大生产基地。此后,东风本田新工厂陆续建成,企与城双向奔赴。

廿年间,东风本田也非一帆风顺。2011年,日本9级大地震,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一度中断,东风本田以“链长”身份站出,强链、补链,核心零部件加速本地化;3年前,东风本田三个工厂生产停摆超40天,复工复产后26天实现满产,10个月赶出12个月的活,全年产销量定格85万辆,刷新纪录。

面对危机保持战略定力,以自身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遇到困难党员冲在前,得到外方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王彬彬说,经历过风雨的企业,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都是“成年”走向“成熟”的赠予。

破旧立新,重塑创未来

两个多月前,麦肯锡发布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称,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助推下,从中国市场脱颖而出的车企将给海外消费者带来更多“闻所未闻”的高性价比车型,进而有望重塑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几乎同时,东风本田2023年商务大会确立目标:“破旧立新,重塑创未来”。

面向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东风本田全面拥抱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的竞技是场马拉松,比的是耐力,拼的是毅力。”王彬彬说。

正在建设中的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是本田全球布局的首个新能源标杆基地,先于日本本土,总投资约100亿元,超过前三个工厂总和。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机器设备正陆续进场安装,初期产能12万辆。”廖敏介绍,新工厂投用后,东风本田产能迈上百万量级。

对此,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表示:“在纯电或插电混动领域,东风本田正在努力追赶,并不断研发最新的电动汽车,未来5年,要实现纯电车型超过50%的目标。”去年,东风本田发布纯电新能源车型“e:NS1”;今年,将推出旗下全新自主品牌。

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东风本田与宝钢股份合作,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应用,材料不良率从0.12%下降至0.08%。截至目前,95%以上燃油车零部件、九成左右新能源车零部件均在国内生产。

曾经渴望“引进来”的汽车工艺,如今已大步流星“走出去”。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直喷技术、安全驾驶辅助系统。越来越多印有“东风本田”名字的技术被推向海外。

今年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诞生70周年。处在关键路口的东风本田,往回看,是“零部件—发动机—整车”葳蕤蓬勃的造车梦,往前看,是换道超车、领跑世界的新蓝海。

“变革·新生·创未来”一行红字印在东风本田第三工厂展厅。站在20周年新起点,这是东风本田作出面向新时代的最好回答。

【编辑:裴春梅】

公众号: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

QQ在线咨询
给我们留言

咨询电话

020-84668848

华夏经纬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华夏经纬视频号

关注视频号

电话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