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要素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时间:2024-06-03 10:37:00 阅读:769 整理:武汉市场调查公司
广义上来讲,数据就是对现实中的事实、活动等现象进行记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给出的定义,数据是 指任何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被定义为基于二进制编码,按预先设置的规则汇聚 的现象记录。 随着数据应用需求的不断演变和数据投入生产的方法、规模的不断发展,数据逐渐成为除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外的 第五大生产要素。因此,数据要素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对数据的替代描述,是数据价值化的衍生概 念,即根据特定生产需求汇聚、整理、加工而成的计算机数据及其衍生形态。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场景释放不够、数据供给不足、 流通机制不畅等问题,为此,通过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促进我国数据基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
数据要素行业市场现状
数据要素市场是在数据要素的流通与使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市 场,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交易、分析及生态保障六 大模块,而其中数据交易环节测算数据包括场内交易和场外 交易的统计数据。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数据要素 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在 2021年仅达到815亿元。 其中,数据存储方面的市场规模占比最大,为22.1%,数据 分析方面紧随其后,占21.5%,而占比最小的数据采集仅占 5.5%。
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0年国内数据要 素市场规模达到545亿元,预计到2025年可达1749亿元,且 2020-2025年CAGR为26.26%,整体表明“十四五”期间,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整体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从流通形态来看,流通中的数据包括从原始数据到数据应用 解决方案等的多种形态,可以参照实体商品的加工程度来进 行区分。 对结构化数据表、文字图像等原始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 得到三类不同的下游消费产品: 1)标准数据集这类轻加工数据产品; 2)数据模型及数据分析结果,相当于深加工产品; 3)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这一精加工产物。
中国数据 量规模从2022年的23.88ZB到2027年预计可达76.6ZB, 且2022-2027年复合增长(CAGR)可达26.3%,为全 球第一。 国内数据主要分布在政府、媒体、专业服务、零售、 医疗、金融等,更大的数据规模意味着更多通过激活 数据从而挖掘数据的商业与社会价值的可能性。
根据《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 2010-2021年数据要素行业层相关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由 2010年的7524家增至2021年的44.89万家,年复合增长率 为79.16%; 其次是数据资源层相关企业,有6280家增至32.24万家, 相较之下,增长幅度最小的安全保障层相关企业也增长 了25.96倍,年复合增长率在43%左右。 综上看出,中国数据要素市场企业主体增长幅度较大。
数据要素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带动以绿色、智能、融合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要素及其组合不断优化,推动生产力迭代跃升。
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充分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他表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