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夏观点 > 正文

医疗行业市场调查:智慧医院从信息化起步智慧化融合互联网

时间:2019-10-11 17:29:21 阅读:4058 整理:长沙市场调查公司

智慧医院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智慧医院”早已写入不少医院的年度计划当中。一直以来,“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就是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的外部具象表现。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加速,老龄化、慢病等问题日益严峻,医疗卫生服务压力不堪重负。

目前医改也进入攻坚期,医保控费迫在眉睫。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于智慧医院建设的技术迅猛发展,为医疗服务效率、质量的提升以及医疗支出的减少带来新机遇。据麦肯锡分析显示,在很多国家,科技在医疗服务场景中的落地能够带来的成本节约相当于10%年医疗总支出。而根据十二五期间的规划,2020年卫生总费用要达到GDP总量的6.5%-7%。到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预计将超过6.5万亿元,数目不小。事实上,医院的智慧化早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层面也一再鼓励。

2018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中指出,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2018年4月,国家多部委密集出台多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鼓励性政策;去年9月,《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重磅文件出台。

不过,“智慧医院”究竟是什么?行业玩家又有哪些?涌现了哪些新模式新思路?产业落地方向又指向何方?诸如此类问题还尚待探讨。

1、智慧医院: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进阶和融合

针对智慧医院概念的界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便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什么叫智慧医院,是不是只有用了可穿戴设备就是智慧医院?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开设了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就是智慧医院?”

其实,我国医疗智慧化的早期雏形是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包括“单机版”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再到远程会诊等等。

不过,大概十年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式进入智慧化阶段,医疗信息化已不再等同于医疗智慧化。

在2009年美国医疗健康论坛上,首次出现智慧医院这一概念,提出将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

而在我国,今年3月,随着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我国智慧医院的标准也变得有规可循。

现在智慧医院的界定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第一个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的建设;第二个领域,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比如手机支付,预约挂号、预约诊疗、信息提醒,包括衍生出来的一些服务,比如停车信息的推送、提示等;第三个领域,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用于医院的精细化的信息化管理。包括HIS系统、OA办公系统、财务系统以及物资管理系统等等。

根据《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国际政府层面围绕17个评估项目分别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进行评分,包括诊前、诊中、诊后、全程服务以及基础与安全等五个方面的智慧化。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将对医院智慧服务进行分级管理,电子病历是0-8级,智慧服务是0-5级,通过分级管理发挥它的指挥棒和引导的作用。如此来看,医院的智慧化成了硬任务,势在必行。

其实,在“智慧医疗”被提出之前,互联网医疗被行业内视为其前身,曾一度大热,但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有相关行业人士曾对媒体表示,在互联网医疗初期,市场上主流打法是为医院开发APP或微信公众号,将挂号、缴费等线上化。但是大多医院往往出于对医院信息的保护或对互联网的不了解,对此服务接受度不高,市场教育较为困难,难以变现。

而近几年政策的一再鼓励,甚至于《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等指挥棒性政策的陆续出台,“智慧”二字给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从《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来看,智慧医院是对医院信息化、互联网化的融合和进阶,大概可以将智慧医院的产业链分为医院方、患者方和医保控费第三方等三方面。医院方,主要包括医疗器械智能设备、医疗信息化、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等;患者方,主要包括可穿戴设备、以及提供在线问诊和预约挂号等服务的互联网医疗APP。此外,鉴于医改医保控费的大方向,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保支出的智能管控业务也存较大市场。

2、赛道玩家:多股力量齐发力

从信息化起步,互联网化转身再到智慧化融合,智慧医院领域的玩家越发多且杂,有互联网医疗初创公司、医疗AI初创公司、传统医疗医药企业、医疗IT厂商,也有不少公司跨界转型而来。既有聚焦某一细分环节的企业,也有覆盖智慧医院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谈及医院智慧化,包括东软集团、东华软件、万达信息、卫宁健康、创业软件、易联众等在内的多家老牌信息化上市公司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主要凭借自身在IT领域多年的积累和优势,为医院提供医院信息系统(即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和传输系统以及医生工作站等等基础信息系统。

不过,近年开始玩起了产业链延伸的生意,转向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例如,阿里入股的卫宁健康,腾讯注资近13亿的东华软件。根据东华软件2018年年报,其全资子公司东华医为已经构建了智慧医院、区域医疗、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与控费综合四大解决方案群,在云诊所与智慧型网络医院、医联体建设、处方流转和药品流通等方面实现布局。而卫宁健康也是在夯实医疗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利用新兴技术开创新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推进“云医”、“云药”、“云险”、“云康”和“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发展战略。

今年9月10日,百度也宣布以14.43亿元战略投资东软控股,双方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去进一步推动医疗智能云、AI辅诊、医疗大数据挖掘、智慧健康管理、云医院等领域的技术升级和模式升级。

除老牌信息化上市公司外,看好智慧医院的还有不少跨界而来的上市公司,比如典型的达实智能。

它本是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提供商,自2015年将战略资源向智慧医疗聚焦的后五年时间里,达实智能智慧医疗板块的营收比重持续上涨,2018年9.37亿元的智慧医疗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37.08%。近年来,达实智能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动作频出。据统计,2015年到2019年,达实智能累计与医院签约项目14起,涉及金额达49亿多元。

如此多发展较为成熟的上市公司看好智慧医院,其实并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红利,另一方面是其市场总量的庞大。

据相关报道显示,假设以50亿年收入的三甲医院为例,用于智慧医院建设的投入至少在5000万,这还仅仅是一家。如果算上国家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都发展智慧医院以及部分民营医院,智慧医院无疑是一个千亿级市场。

面对千亿市场,一批创新创业型公司也在兴起。医联、京颐集团、联新、金蝶医疗、芸泰网络等等以不同或类似的方式参与到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当中。

其中,医联是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平台上游是医生、药械厂商、支付方(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医疗大数据,下游连接的是包括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和有医疗需求的B端,需要结合从大数据、智慧健康互联网、医保控费、监管到家庭医生慢病管理的整个链条为医院提供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

京颐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则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面向医院提供基础应用、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协同、智慧物联等解决方案。最近升级了整体智慧医院综合解决方案的

金蝶医疗是在数字化医院基础上,发展并延伸互联网医院服务,包括互联网就医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医联体远程医疗服务,最终达成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与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所定义的智慧医院三大业务板块恰好吻合。

行业中也有专注三大业务板块之一的企业。例如,芸泰网络定位于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化,从事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2014年,芸泰网络推智慧医院的APP,我们把诊疗全流程的环节在线化,节省患者看病时间,今年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在芸泰网络看来,医院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为患者服务,最终是要2C。那么,智慧医院也应该是以智慧服务为核心。

此外,在政策春风的沐浴下,聚焦智慧医院各环节的企业也或取得大的发展提升,比如还处于市场培育期的医疗影像AI、医疗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等等新生事物。

3、“智慧”点亮五环外?

对于智慧医院的大力推动,政府考虑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焦雅辉曾提出,要把这一套智慧的“互联网+”的手段,引用到医联体当中来,要在一百个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在医联体内医疗集团内部建立信息化为支撑的远程医疗系统、远程会诊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并且真正意义的能够探索实现患者从基层医疗机构到上级医院就诊,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让医联体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一体化的诊疗服务,这是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麦肯锡《未来已来: 智慧医院发展之路》报告也表明了中国特殊的医疗环境,由此决定了中国智慧医院发展的不同路径。

在大部分成熟市场,智慧医院的核心定位将是聚焦于手术治疗、重症监护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在中国,受限于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智慧医院角色的演化进程与成熟市场有所不同。

在未来十年,医院仍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最重要角色,兼顾门诊和住院任务,带领基层机构形成医联体,共同负担一个区域的居民健康管理。

对于智慧医院的各路玩家而言,除抢占各大三甲医院、顶级医院的市场,广大基层医疗市场或也成为下一个“角斗场”。

以医疗AI为例,行业中的不少企业通过顶级医院的数据和技能训练人工智能产品之后,正从攻占顶级医院向基层医院转向,提升它们医生的诊疗水平。其实,对于基层医院来说,也是他们乐意看到的。

不久前,清河县人民医院是河北省首个基层医院引进AI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肺结节筛查项目的医院,其院长王志军就表示:“如果基层的肺结节筛查精准、无漏诊,治疗方案又能跟得上、有知名医院的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提供服务,谁还愿意往外跑?不仅如此,对于医院的口碑、影响力和收入都会有大幅的提高。”

互联网医院方面也是纷纷向基层倾斜,在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早期,鉴于银川政策的利好以及极大的医疗需求,许多企业纷纷扎堆落地银川。

2017年3月,宁夏银川市政府集中签约了15家医疗企业,成为互联网医院标志性事件。

除此之外,许多医疗大数据项目也瞄准基层,围绕全地级市范围做区域的医疗大数据平台,颗粒度最细能够覆盖到村卫生室,确保数据互联互通,希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尽管如此,“智慧”最终能否点亮五环外,还有待时间检验。有行业人士指出,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的智慧医疗方案不顾基层真正需要、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以及不能持续跟进优化服务,不能真正为基层卫生服务提供助力。

公众号: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

QQ在线咨询
给我们留言

咨询电话

020-84668848

华夏经纬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华夏经纬视频号

关注视频号

电话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