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产业待挖潜 2024医养结合行业市场分析
时间:2024-05-24 10:37:00 阅读:1052 整理:深圳市场调查公司
“医养结合”是一种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该模式把老年医疗健康服务放在首位,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形成“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模式。
目前全国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有7800多家,床位总数达200万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合作8.7万对。
医养结合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健康委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7800多家。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措施,推动各地落实好各项支持性政策,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4种相对成熟的服务模式。
截至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合作8.7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7800多家,床位总数达到200万张。
我国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积极成效。完善政策措施,将医养结合纳入重要规划,对居家社区服务、机构服务、医养衔接、服务监管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针对财税、价格、土地、医保、投融资等制定支持性政策,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了支撑。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形成了4种相对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十四五”期间,我国启动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提供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我国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指导各地规范开展服务。同时,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命名山东省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命名100个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99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中新增“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组织编写系列专业教材;在全国开展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目前已累计培训医养结合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了“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其实有着得天独道的优势,也应该是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关注领域。
在居家和社区医养“政策不够配套”等问题之外,造成这项工作卡点的关键因素,还有基层全科医生和护士资源相对薄弱、医保商保欠缺、 对老人的信息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民营院长俱乐部”注意到,除了支持“居家和社区医养”,近几年国家也在力推中医、保险、信息化在医养结合中发挥多元支持作用。
医养结合行业市场前景及政策分析
事实上,近几年,关于“医养结合”服务怎样开展,国家也是操碎了心。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为有需求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老年人群建档、健康管理、上门巡诊服务以及疑难病、危急重症转诊,且明确提到新《指南》适用于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医疗和养老领域的应用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将新技术引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例如,通过智能设备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服务,还可以结合康复、保健、娱乐等多种元素,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这种多元化经营方式可以满足老年人全面的需求,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医养结合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此外,居家养老仍是我国大多数老人的选择。在社区养老场所“植入”医疗服务,不仅是一种创新尝试,更契合医养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
总之,医养结合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政策支持的加强、技术创新的推动以及社区养老的发展,医养结合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