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镇”游激活消费新活力 古建筑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时间:2024-05-10 10:37:00 阅读:843 整理:深圳市场调查公司
“古城”“古镇”游激活消费新活力
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成为消费领域一大亮点,仅“五一”假期出游人次就近3亿。随着国潮风的兴起,“古城”“古镇”游成为旅游新风尚。游客钟情于“古城”“古镇”游大多是想感受古城、古镇里百年甚至千年遗留下来的景观、民居和建筑,以及这些地方的历史遗迹和文化。
作为文化大省,浙江拥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名镇94个、名村218个、历史街区107片,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居全国第一;历史建筑11063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85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多层次保护体系。
这个“五一”假期,在浙江乌镇古镇旅游区,游客零距离体验参与宋韵喜春、江南水乡狂欢等系列活动带热了客流量。乌镇景区日均客流量超6万人次,相比2023年上升30%左右。
“五一”假期,山西平遥古城再次迎来旅游热潮,各“网红”景点游人如织,人们在古风古韵中感受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烟火十足的特色民俗。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五一”假期,平遥古城(含双林寺、镇国寺)共接待游客26.45万人次,门票收入816.46万元。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202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总数已达2160处,涵盖了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了中国古建筑的各种类型,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特色。截至2023年初,山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总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古建筑420处,占比79%,排名全国第一;对外开放221处,开放数排名全国第一;39处被省政府明确为国宝级文物;全省117个县(市、区)中101个县(市、区)分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建筑,这推动了古建筑市场的增长。
古建筑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近日,以安徽省桐城中学、湖北省荆江分洪闸、陕西省西安和平电影院、浙江省嘉业堂藏书楼、天津市第三棉纺厂旧址、哈尔滨北方大厦、福建省寿宁县廊桥群等为代表的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共102个。
这其中,既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青岛中山路近代建筑群,也有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蛇口工业大厦等,体现出建筑遗产的时空跨度。
目前,古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古建筑保护和修缮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人才,而当前市场上古建筑保护和修缮人才短缺,这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提高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古建筑行业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这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资金支持。
未来,古建筑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将成为古建筑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古建筑行业也将与旅游业实现更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