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4-01-19 10:37:00 阅读:1065 整理:深圳市场调查公司
消费品行业,也常被称为快速消费品行业(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是一个广泛的行业领域,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这些商品通常具有消费周期短、购买频率高的特点,包括食品、饮料、个人护理产品、家庭护理产品、烟草制品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达到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43.1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
服务消费较快恢复。2023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快于商品零售额14.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将有力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相继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将继续对稳定消费市场、促进消费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消费品行业产业链
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提供消费品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如纺织品、塑料、金属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中游的制造企业通过采购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形成最终的消费品。这些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设备、技术和人才,同时还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下游则是消费者。制造企业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因此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维护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消费品行业的产业链还包括下游的物流和零售商等环节。物流企业负责将产品从制造企业运输到销售地点,而零售商则通过各种渠道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
2022年,中国整个消费市场受疫情冲击较大。尽管快速消费品市场在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分别实现了2.8%和6.3%的增长,但第四季度整体销售额下跌3.9%。因此, 2022年全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较2021年温和上涨1.5%。和过去几年一样,在我们持续跟踪的26个品类中,整体上,本土品牌主要凭借销量增长从外资品牌手中赢得市场份额,但从平均售价来看,无论是本土还是外资品牌均有所下降。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展露温和复苏迹象。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除汽车以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月同比增长10.5%,表现均好于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不过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反弹,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9%,其中平均售价虽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0.8%,但销量小幅攀升2.7%。 今年4月,快速消费品市场同比增长5.1%,接近疫情前水平,除汽车以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
2023年第一季度,包装食品和家庭护理品类延续增势,个人护理和饮料品类呈现回暖迹象。其中,家庭护理品类继续领跑四大消费品领域,销售额同比增长13%;包装食品整体销售额增长3.2%,销量虽下滑2%,但平均售价增长5.2%;饮料品类的整体销售额增长1%,虽然销量增长3.4%,但平均售价下降了2.4%;在个人护理领域,第一季度销量增长4.1%,带动销售额降幅收窄至2.6%。
2023年随着疫情态势趋稳、物流逐步恢复,消费者加速向线上转移,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9%,且持续追踪的26个品类的电商渗透率同比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线下仓储会员店高歌猛进,购买人数和频次双双提升,实现了38%的强劲增长。 O2O渠道也延续了此前的增长势头,销售额同比劲增16%。
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消费品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来满足消费者。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消费品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加强线下门店的体验和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品牌是消费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和信任度。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关注度提高,消费品企业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议题,采取环保措施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
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成为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