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音乐文化行业发展市场调研分析:截至5月底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超110亿元

时间:2023-06-21 13:56:00 阅读:1597 整理:成都市场调查公司

截至5月底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超110亿元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监测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今年的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近9万场,票房收入超110亿元,接待观众2500余万人次。

截至5月底,2023年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已超过12亿元,观演人数250余万人。仅五一期间,大型演出项目的跨城购票观演人数占比超过总人次的50%,按照综合带动指数初步测算,五天假期内,仅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过12亿元。

今年五一,旅游演艺票房占演出市场总票房的37.92%,是演出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旅游演艺已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旅游场所愈加注重演出、展览、特色文化体验等“旅游新资源”开发。旅游演艺形式更加多元,场景更加丰富。

根据相关市场调查公司调研报告分析显示: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

2022年戏曲演出票房收入2.08亿元,平均票价92元。京剧是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种,占比30%;其次是昆曲,场次占比21%;越剧、黄梅戏、评剧等亦是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戏曲类型。全年戏曲演出中,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演出场次占总场次的73.06%。

戏曲音乐文化行业发展分析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2022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243.60亿元,与2021年同比降低31.33%。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和公益性演出)场次总计17.33万场,票房收入总计89.88亿元。

其中,专业剧场演出2.56万场,与上年同比降低32.77%;票房收入34.26亿元,与上年同类数据同比降低29.11%;小剧场、新型演出空间演出6.80万场,与上年同比降低4.19%;票房收入6.76亿元,与上年同比降低49.41%。

戏曲相对于其他表演艺术门类,仍然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厚的历史积淀,二是精湛的技艺水平,这两者恰恰是戏曲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新的演出环境中要求戏曲充分吸纳各种新的舞台艺术手段,舞美、灯光以及更全面的音乐配器对丰富观众观赏体验都有所助力。

戏曲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极强的地域性,如河南梆子、山西二人台、扶余八角鼓、江苏扬剧等。全国各地源远流长的戏曲种类,符合其发源地的地理风貌、人文习俗、语言习惯和民族特征,因此能够在地方及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性影响。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丰富的音乐素材,使得戏曲成为各地人民表达情感、活跃生活的重要工具。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涉及文化领域的政策性文件陆续出台,戏曲音乐文化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新时代,戏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传统戏曲的流行歌曲化固然不是戏曲创新发展的捷径,但观众的喜爱和称道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传统戏曲的喜爱。近年来,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自得琴社的古琴和民族音乐表演,纷纷通过互联网平台强势“出圈”,在流量时代成为社会的流行时尚,引领着人们的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

目前,演出行业呈现了剧场突破固有运营模式,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数量和演出场次持续增长;线上演艺模式升级;旅游演艺不断创新等新特点。

以沉浸式体验、场景式消费为突出特点的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小型音乐现场等新型演艺空间建设明显提速,场所数量和演出场次均较2019年上升超过50%。

公众号: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

QQ在线咨询
给我们留言

咨询电话

020-84668848

华夏经纬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华夏经纬视频号

关注视频号

电话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