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2024偏光片行业现状:多家国产偏光片厂商目前COP膜库存较足

时间:2024-01-23 10:37:00 阅读:725 整理:广州市场调查公司

日本补偿膜供应商ZEON(瑞翁)位于冰见二上工厂的6条COP膜产线已停工超半个月。从杉杉股份、三利谱等下游国产偏光片厂商获悉,由于公司目前备货较足,短期来看影响不大。业内人士称,若COP膜供应长期未能恢复,可以采用PAC等材料替代COP膜,但由于面板厂导入新品验证需要时间,或会影响部分中高端大尺寸VA面板三月的出货时间。

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组成总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显示图像的。3D眼镜就是运用了这种原理。偏振光片之所以叫偏光片,是因为普通液晶显示器面对眼睛的那张偏光片是磨砂处理的,以消散表面反光,并且把光散射以增加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对于投影机来说,任何散射都会造成光线的损失,投影机用的液晶片理想状态应该是0度视角,即偏离垂直方向看液晶片,就没有光线了。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越接近0度视角,光的利用率越高,所以用平光的偏光片换掉那个磨砂的偏光片后,投影机到墙上的亮度会大幅度提高,大概能提高50-80%。

偏光片是面板中关键原材料,按照下游需求主要可分为黑白和彩色两类产品,黑白偏光片包括TN、STN 两种,彩色偏光片分为 TFT-LCD 和 AMOLED 两条技术路线,目前行业以LCD为主,随着OLED面板持续向电视等大尺寸产品渗透,OLED是未来主要发展趋势,黑白偏光片国内仍有小部分产能使用,应用和需求相对较小。

偏光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偏光片市场上的主要供应商包括日本住友、日本电气硝子、韩国LG等,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然而,随着新进入者和国内企业的崛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偏光片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和改进生产工艺。例如,新型偏光材料的研发、高透过率偏光片的推出等,都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偏光片长期处于高度进口依赖情况,整体国内供给远不及需求,2021年以来,随着杉杉股份收购产能开工,我国偏光片供给量出现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国内偏光片需求量为 3.6 亿平方米,但国内供应量仅 2.65 亿平方米,就供需结构而言,目前国内偏光片仍存在较大缺口,除此之外,国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背景下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且面板大尺寸趋势下单机偏光片需求增长将带动总需求持续增长。

偏光片产业位于面板产业上游,整体利润水平较高。LCD 面板产业链上、中、下游行业的毛利率分布相当不均衡,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销售端整体利润较高,目前偏光片受整体壁垒影响,整体利润相对较高,在40%左右,从龙头近两年毛利率来看,实际偏光片毛利在25%以上。

目前我国偏光片仍主要被日韩企业占据主要市场,整体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仍有较大替代空间。数据显示,在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70%产能后,国产偏光片占比持续提高,2020年国产企业杉杉股份、三利谱和盛波光电分别占比11.9%、3.9%和3.8%,总体市占率已达20%左右。整体来看,随着韩厂产能加速退出,国产替代空间持续推进。

偏光片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TAC膜和PVA膜等,TAC膜基本由日韩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CR3(日本富士胶片、柯尼卡美能达及韩国晓星)占比85%以上,PVA膜同样基本由日韩企业占据,2020年日本可立乐占比80%以上,上游主要原材料基本处于被日韩企业垄断状况,导致中游偏光片产品成本高居不下,利润率远不及原材料端,议价能力较弱。预计随着未来国产化替代,成本改善将提升盈利水平。

我国是偏光片产销大国,市场需求量巨大。2021年中国偏光片供应量为2.6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9.3%;偏光片需求量为3.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1%。随着国内偏光片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显示企业不断加码偏光片的投资、研发和生产,我国偏光片供给量出现大幅度增长。

偏光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电子显示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液晶显示器的广泛应用,偏光片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新兴应用领域的出现也将为偏光片带来新的增长点。偏光片的技术创新将为其带来更多的应用领域和竞争优势。例如,新型偏光材料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等,将有助于提高偏光片的性能和降低成本,进一步拓展市场。

光片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技术动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抓住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关注环保政策的变化,加强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众号: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

QQ在线咨询
给我们留言

咨询电话

020-84668848

华夏经纬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华夏经纬视频号

关注视频号

电话回拨